因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放慢建设步伐的太阳能行业,虽然在今年一季度后迎来价格和订单好转的“回暖期”,但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亚洲光伏峰会”上了解到,目前无论是上游多晶硅产品价格还是下游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价格又开始遭遇沉重打压。而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是大幅降价。英国新能源财经公司高级分析师Julia在会上表示,目前中国生产的多晶硅原料比国际同行便宜20%左右,而光伏组件的价格低至2.4美元/瓦以下,但价格战引起的弊端已经开始暴露。
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同行
Julia表示,目前国际市场多晶硅最新现货价格为69美元/公斤,比5月份下跌5.5%。而根据新能源财经公司对多家原料供应商调研的结果,50%的企业认为多晶硅价格还将继续下跌。在国际市场价格低价波动的同时,中国多晶硅原料企业打出了比国际产品便宜20%的低价,Julia表示,这一价格已经接近了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
此外,记者从峰会上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全球多家领先的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新建产能均将陆续投产。Julia认为,“这将导致大约3万吨新增产能投入市场,因此下半年多晶硅价格的下调压力将继续增大,而中国企业的低价策略将由此受到挑战,因为其目前的下降空间已经很小”。
在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占比中,多晶硅的生产占据产业链利润的50%以上,2008年,国际多晶硅价格曾经达到480美元/公斤的峰值。
与多晶硅的毛利率和价格下滑保持一致的是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的持续下滑,2008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价格在3.5美元/瓦左右。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下跌,组件厂商均进入低毛利维持状态。其中,中国中小企业的产品价格最低,江苏世纪太阳能公司业务副总经理刘清表示,目前国际知名厂商的产品价格为3-3.3美元/瓦,国内上市公司的价格为2.5美元/瓦,而中小企业的价格仅仅为2美元/瓦。
一家生产基地位于宁夏的大型光伏组件生产商在会议间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今年5月末举行的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展会和订货会——德国intersolar展会上,共有近百家中国光伏企业参展,但能顺利拿到订单的企业并不多,低价竞争策略没有带来订单的相应增长,许多下游海外厂商对如此低价能否带来质量保证和如何维持企业生存表示了怀疑。
融资渠道基本关闭
在产品遭遇订单荒的同时,目前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融通情况也不是十分乐观。Julia在会上对记者表示,2006年至2008年一季度,光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非常活跃,多家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但经济危机以来至2009年一季度,资本融资市场基本关闭。
在间接融资市场,以欧洲22家投资银行为例,有6%的银行削减了新能源贷款,有12%的银行将贷款转为本国项目,还有30%的银行将贷款只用于短期借贷,而不再参与动辄15-20年的太阳能项目信贷,拟增加新能源贷款的银行仅为10%。Julia表示,今年欧洲市场的太阳能项目资金与2007年相比下跌了20%-40%。
刘清表示,由于太阳能产业目前最大的消费地位于欧洲,中国企业的订单也主要来自海外,因此在目前以外需为主导的情况下,行业复苏短期内难以启动。融资渠道的关闭增加了行业复苏的难度和国内企业的扩张难度。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预期,今年全球太阳能发电系统安装量,将比去年大幅减少32%,要到2011年全球太阳能产业才会复苏,届时全球发电系统安装总额可望连续三年保持增长57.8%。